起火處位于西關虎屯小區4號樓2單元1樓樓道。
昨日,鄭州市西關虎屯小區一單元樓底層電表箱著火,致13人死亡,4人受傷。圖為火災事故現場。本版攝影/新華社記者朱祥攝
記者從鄭州市委宣傳部獲悉,6月25日2時50分,鄭州市119接報,鄭州市西關虎屯小區一單元樓底層電表箱著火,迅速出警,火已撲滅。
生的火災事故目前已造成13人死亡,4人受傷。傷者已經送往醫院救治,過火原因仍待查明。據新華社
火勢不大為何傷亡慘重?
火災中被濃煙熏死嗆死的人是燒死者的4-5倍
據悉,鄭州該起火災過火面積僅4平米,另據媒體報道,鄭州該起火災遇難人員多為7樓(頂樓)住戶。同樣的悲劇幾日前北京也曾發生一起,6月22日凌晨1點,北京昌平區小湯山鎮北京太陽城小區發生火災,一層疑因電器著火,6樓(頂樓)一對夫妻被熏死在屋內。
昨日,北京市消防局宣傳處根據專家說法和經驗總結,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了火災致死的一些情況以及逃生技巧。
統計顯示,火災中被濃煙熏死嗆死的人是燒死者的4-5倍。
濃煙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在一氧化碳濃度達1.3%的空氣中,人吸上兩三口氣就會失去知覺,呼吸13分鐘就會導致死亡。
而常見的建筑材料燃燒時所產生的煙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達2.5%。
有關研究表明,煙的蔓延速度超過火的速度5倍,其能量超過火5-6倍。煙氣的流動方向就是火勢蔓延的途徑。
此外,由于濃煙出現,嚴重影響了人的逃生視線,使人看不清逃離的方向而陷入困境。此時的亂跑亂竄四處活動尋找逃生出口會吸入更多的濃煙,給自己心理造成急躁和壓力,不利于盡快脫離險境。
底層著火高層住戶咋逃生?
不能貿然逃生,采取固守等待救援更為安全
北京市消防局宣傳處提供的材料顯示,當火災發生時,住戶需率先判斷所處位置和著火位置之間的相對距離。以居民多層(高層)住宅為例,如火災發生在所在層上層,可在煙氣彌漫至下層前盡快逃離,如火災發生在所在層下層,不能貿然逃生,因不知火點位置,因此無法判斷逃生疏散距離,此時采取固守等待救援更為安全。
在固守等待救援時,應使用蘸濕的布條等塞入門縫,防止有毒煙氣進入房間,同時撥打119報警,報告被困的準確位置。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向門澆水,降低煙氣或熱輻射導致的溫度,延長門被燒穿的時間。
一般建筑四面圍墻均為防火墻,能隔火3小時以上,所以堅守門不被燒穿等待救援是明智的選擇。
在消防員告知可以逃生時,底層的火已經被撲滅,但是樓梯間仍彌漫有毒煙氣,因此仍需要在消防員的空氣呼吸器的保護下或使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進行逃生。